查看原文
其他

善法与佛法




在日常与人的聊天中,说起佛教,不少人会说 :“佛教的道理太多了,说一千道一万,我修善就够了。无论是什么宗教,最终不就是让人行善吗?”

 

每次面对这种观点,我都暂时保持沉默。的确,佛教要求人们行善,但是佛教真的只是教人们行善吗?这是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,在此就佛学与善行的关系,进行一个梳理与解释,供读者参考。

 

首先,关于善的概念,善的内涵,善的表现方式,从古至今,在各个国家,各种文化背景下,都是不断发展变换的。彼时认为的恶行,现今可能会被认为是美德;此处公认的邪恶,彼处可能是理所当然的善举。

 

善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概念,是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,不是固定不变的。不同条件下人们对于善的理解,都有自身的局限性,不可一概而论。

 

比如一般认为,扶贫济困是善,但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家,解决了成百上千人的就业问题,这难道不能叫做善?比如单纯的给予性的扶贫是否会有助长懒惰、不劳而获的负面效果?又比如现今一些任意而为的放生行为,由此造成生态平衡被扰乱甚至是外来物种入侵,这种无原则的放生行为是否值得推崇?等等。

 

所以,首先要认识到,我们所谓的善,是动态发展着的,是有自身的局限性的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不要行善,在当前社会公认的美德下,智慧地、力所能及地做善行,是每个佛子所应行的。再者,根据佛法的道理,我们行善的出发点和前提,也是我们为了自己现世及将来的善果。

 

因为行善是一种美德,所以行善既能让自我快乐,也能让他人快乐,而且因他快乐所以我更快乐。其实这一切归根到底都离不开一个“我”。

 


在佛教看来,我执是最原始的“恶”。只要有这个“我”,恶就在我们心中。我们可能会在慷慨布施的同时而内心极其骄傲,这种骄傲会造成他人的困扰;我们也可能热衷于慈悲地救助流浪动物,但对冒犯自己的人却耿耿于怀。

 

因为我们的善行并不必然造成一个完善的人格,人格缺陷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正常不过的存在。根据唯识学,每个人内心深处,都有无量善的种子,也有无量恶的、烦恼的种子

 

而佛教正是要“断恶修善”——断除无量恶的烦恼种子,修学无量的善法,这是要通过依般若智慧的修学才能达到的目标,而并非单纯的“行善”可以达到的。

 

单纯的行善既然不能断除烦恼种子,便不能使人解脱人生诸苦。佛学讲惑、业、苦,由内心的烦恼无明,便会起惑造业,无论是善业还是恶业,都会造成生死轮转。有生死轮转,就会有生、老、病、死。

 

佛教认为,生、老、病、死为人生四苦,尤其是老、病、死三苦,无论世人如何想尽办法逃避,都是不可避免的。《阿含经》中将老、病、死三苦称为警醒世人的“三天使”。佛教的最终目的即是解脱生、老、病、死的痛苦,解脱贪嗔痴所带来的对人的羁绊与束缚,实现生命彻底的自由。

 

佛教中所说的善,是分很多层次的。根据佛法所摄化对象的不同以及层次的深浅,佛法有不同的分类,其中比较常用的是“五乘佛法”——人乘、天乘、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。

 

我们通常所说的“行善”,属于人天乘佛法的范畴。即做一个好人,持守一定的戒律,遵守一定的规则,不伤害他人,并在此基础上,帮助他人,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。

 

但从佛法的角度看来,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。如上所述,这还不能让人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,摆脱内心的烦恼无明带来的羁缚。

 

要进一步修学声闻缘觉的四圣谛、十二因缘,进而修学以六度四摄为核心的菩萨乘。菩萨的六度无疑是善的极致,是善的扩充,是善的升华,是智慧之善。

 


如布施这一度,布施是以自己所具有物质、精神等各种财富来给予他人的行为。菩萨的布施,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给予。菩萨的布施,首先是完全的、彻底的、无我的。菩萨因为证悟空性,所以即使别人要你的头、目、骨髓,菩萨也是毫不犹豫毫不吝惜的给予,更何况身外之物。

 

再者,菩萨布施时,心中没有纤毫的挂碍,绝没有我在给予、我在布施的想法,也不会在意布施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和福报,更不会在意被布施者是否会给予回报。

 

菩萨在布施的过程中,即使因为他人误解和恶意而遭受到周围人的诽谤和攻击,也不会对他的内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。这是因为,菩萨的善行、布施是建立在佛法的解脱和空性基础上的。善行和智慧并行,才是真正的至善。

 

佛教最终是关乎内心的学问,通过心的修学,彻万法源,是它最终的目的。“沙河方寸,总在心源”,至此,善恶等观,一无差别,即六祖所说“不思善、不思恶”,这时才会有菩萨真正的慈悲,真正的至善。

 

从大乘性宗来看,佛性本来圆满具足,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本来圆满无缺的。一心具足十法界,每个人的当下一念心便具足十法界一切,具足从至恶的地狱到至善的佛陀的十种原型。

 

“自性迷即是众生,自性觉即是佛。慈悲即是观音,喜舍名为势至……人我是须弥,邪心是海水。烦恼是波浪,毒害是恶龙……贪嗔是地狱,愚痴是畜生。”(《六祖坛经》)

 

通过找到我们真正的本心、自性,达到人格的彻底圆满,从不断的善行中,超越善恶,达到生命的至善,才是佛法的最终目的。

 

当然,笔者要再一次强调,此说并不是否认善行,而是希望所有的善行都能以般若智慧为导,以究竟解脱为归。如《金刚经》所言,“离一切相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愿我们都能以无我心、无住心行一切善法,在至善中实现生命的圆满。

  

本文节选自《空林佛教》

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

 




留言互动

你怎么看待善法与佛法的关系?

LEAVE A MESSAGE



作者|刘媛媛  图片|传媒中心

美编|妙能  编辑|梦觉

来源|《空林佛教》2019年第一期


/

/

关于做好疫情防控的温馨提示
石鼓为何出声?体用何在?
“文殊院川腔梵呗唱诵”,三百余年音声菩提路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